豐臣新.jpg

大阪浪華五七桐、豐國關白天下人,

逆謀織田詛咒應、伏見城外辭夢終。

我寫了這七言絕句來描述豐臣秀吉公,為什麼會寫他呢?大概是我到大阪城的次數比其他城池多,也可能是我待在大阪城的時間比其他城堡長,亦或我就是骨子裡喜歡他而不自覺,總之我希望藉由這一首詩來表達我對他生平的觀感,不論褒或貶。

句1說明:於大阪(舊名浪華)石山本願寺的原址上建造了這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阪城,屋簷裝飾的金鯱(虎頭魚身)能為這座城池喚水來防火,從此這裡便刻上豐臣氏的家紋- 五七桐。

句2說明:憑藉本身的機智與韌性達成「10日淹高松」及「7日中國大返還」這兩個不可思議的任務後,就順理成章作為日本戰國霸主的起點,進而成為終結亂世、統一天下之人。

◆10日水淹高松城:征討清水宗治的備中高松城(今岡山縣岡山市)四周三方皆為深田,沒有可功之口,因此隨機應變地利用夜色、大量物資及原有的防堤修築堤堰,等待5月當地的梅雨季節,僅僅10日成功引發水淹,並收復高松城。

◆7日中國大返還:聽聞本能寺之變後,只用七天時間,打著為信長公報仇的旗幟從備中高松城趕回至京都,準備征討明治光秀,這兩地之間實則相隔194公里,且多路段為崎嶇山路、寸步難行,如何能做到堪稱奇蹟。

句3說明:清洲會議間擁立信長嫡孫(織田秀信)為織田氏當主,後續引發賤岳之戰而織田信孝自盡,他自盡前詛咒豐臣秀吉就等著亂臣弒君的報應吧!之後幾年果真應驗了詛咒,出現了德川氏殲滅豐臣政權的橋段。 

句4說明:辭世言:「露と落ち、露と消えにし、我が身かな、浪速のことも、夢のまた夢」。意旨如同珠露落下,如同珠露消逝,這便是我的生涯?就覆處於浪速(大阪),夢終歸是夢。對應邁爾斯定律(Mile-rsquo-s-Law)的「職位決定立場」,換了職位、就換了腦袋。豐臣秀吉因57歲喜得幼子秀賴,因而疏離繼任關白之位的豐臣秀次,最後弒殺豐臣秀次一家於高野山。豐臣秀吉的晚年判斷力不復年輕是豐臣氏沒落的原因,為了替愛子鋪路關白而賜死豐臣秀次,導致聲望下降、民心不再,最後病死於伏見城看著異軍崛起,推翻整個豐臣政權,從此斷了血脈。

〔金碧輝煌的大阪城〕

SDC14758.JPG

〔炫彩奪目的金鯱〕

SDC14766.JPG

~The End 

~By Roselin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快樂的蘿絲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